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开展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的通知发布日期:2025-05-23 | 作者: | 阅读次数: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我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动实施“先锋计划”,加强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教研〔2020〕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岗位遴选办法(试行)》(津科大发〔2025〕16 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我校全体在岗研究生导师,其中2025年新上岗研究生导师应重点培训。 二、培训安排 (一)校级培训 1.“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班 本学年将依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平台多轮次组织研究生导师在线研修班。 (1)本轮次研修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 (2)研修班参训学员 我校全体在职在岗研究生导师,鼓励校外导师参加线上研修。 (3)平台账号与操作 校内导师线上研修账户已开通,登录账号为导师登记的手机号码,请各学院做好在线研修班参训导师的通知工作,确保逐人通知到位。如需开通校外导师研修账户,请各学院及时提供校外导师信息(附件3)。平台具体操作方法和课程列表详见附件1和附件2。 第一轮次研修即日起即可登录黄河雨课堂“四有导师学院”培训,参训导师本轮次所修全部学时计入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时数。 (4)课程学习与考核 参训导师须在本轮次研修时间内,登录“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平台,完成视频学习任务,其中必修课20节,选修课11节(课程平均时长约为30分钟/节)。参训导师修满必修课学时后可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证书(电子版),获得证书视为课程培训合格。培训结束后,研究生院将及时向各学院反馈导师培训情况。 2.新上岗研究生导师专题培训 (1)培训时间 预计2025年11月前,具体培训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2)参训范围 2025年新上岗校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 (3)培训内容 研究生培养过程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方法、优秀研究生导师经验分享、导学关系等。 (4)培训要求 2025年新上岗校内研究生导师需全程参加岗前培训,完成全部培训内容后颁发培训证书。 3.交流学习 学校将遴选优秀研究生导师进行校外学习交流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4.专题培训 学校将不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促进研究生导师业务能力及指导能力提升。 (二)学院培训 各学院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培训制度,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实行常态化培训,切实提高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各项能力。 1.主题培训活动 各学院根据实际,通过专题讲座、组织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研究生培养制度、指导方法、导学关系、实验室安全、研究生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主题培训活动,夯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不断提升研究生指导能力和水平。各学院每学期应至少开展主题培训2场次。 2.研讨交流活动 结合学科特色,举办项目组内部研讨会、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优秀导师的“传帮带”作用,推动导师队伍建设,加快青年导师成长。鼓励积极开展跨学院、跨学科导师交流。 3.校外导师培训 各学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科特色,面向本学院校外兼职导师开展培训,培训应包含但不限于研究生导师职责、我校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等基本内容,帮助校外兼职导师提高责任意识及岗位胜任力。 三、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应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岗位遴选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及要求,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培训要求,注重参训人员覆盖面,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也将作为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各学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年度培训计划,并于6月10日前,将本年度学院导师培训计划(附件4)报送至研究生院。各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活动台账,详细掌握导师参训情况。 (三)认真总结成效。各培养单位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总结凝练典型经验,做好报道宣传工作,相关新闻应在培养单位网站或新媒体平台发布。 联系人:郭婧 联系电话:60600280 研究生院 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5月23日 相关附件: |
版权所有: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我们
河西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邮编:300222 滨海校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邮编:300457
网站设计与技术支持:天津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