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6-09 | 作者: | 阅读次数: 425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根据“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组织我校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主题

志愿服务多维赋能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二、赛事安排

(一)参赛对象及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须为我校在读研究生和已取得我校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和本研贯通学生。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参赛队员为5-12人,其中设队长1名。团队设指导教师1-2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实施参与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已获得过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系列大赛奖项的项目不能参赛(在原作品基础上有实质性的创新和进展的除外)。

(二)赛事范围

本次赛事聚焦已经开展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可以是单个独立的活动,也可以是长期可持续的活动,时间段为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

(三)赛事组别

赛事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相关志愿服务,根据活动性质和特点分为三个组别,具体如下。

1.科技类志愿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特色产业培育)、智慧乡村与数字农业建设(集成智慧乡村技术、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农业科技指导与人才培育(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业技术人才培育、农业科普活动开展)等志愿服务。

2.教育类志愿服务:乡村教育振兴实践中的助学支教、文化传播(含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科普文化等)、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

3.管理类志愿服务:乡村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便民利民、助老服务、扶贫帮困、环境治理、卫生保健、矛盾调解、行政管理、社区治理、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说明:本赛事鼓励研究生将各类人工智能技术与乡村发展痛点深度融合,开展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以人工智能撬动乡村发展变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关键增量。

(四)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

所有初赛参赛团队都须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网平台上进行注册并完成报名。官网报名地址为:https://cpipc.acge.org.cn/login/signUp。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5日。研究生院将对参赛对象资格初审,一经报名,参赛信息将无法修改。大赛组委会将对团队参赛资格进行复审。

2.初赛组织

(1)提交材料。参赛团队通过参赛资格审核后,于7月10日前通过系统上传志愿服务工作简况表及支撑材料(附件1)、志愿服务工作展示PPT和VCR视频(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00M)。所有资料中不得出现培养单位名称及人员信息,必要时须作模糊化处理。

(2)材料审核。各参赛团队需在报名截至前,将上述参赛材料的电子版提交至所在学院,各学院需本学院参赛团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于7月10日前将附件2中电子版、加盖学院公章后的纸质版材料及扫描件提交至研究生院邮箱guojing@tust.edu.cn。大赛组委会审核参赛团队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并于7月15日前公布各培养单位参加决赛的推荐比例。

(3)初赛组织。学校将根据报名情况组织校级初赛,各报名团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校初赛。学校将根据初赛结果,并按照组委会公布的可推荐比例,报送我校推荐参加决赛的队伍。初赛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另行通知。各参赛团队在7月31日前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简况表、志愿服务工作展示PPT和VCR视频等参赛资料。

3.专家函评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函评,并将根据函评结果确定参加决赛的团队名单,拟于8月20日前公布。

4.决赛

决赛拟于9月22-25日举行。参加决赛的所有团队均须推荐3名队员到现场参加志愿服务知识测试、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三个环节的比拼,角逐一、二、三等奖。

5.巅峰对决赛

根据决赛各参赛团队的综合成绩遴选一定数量的团队进行巅峰对决赛,角逐全国冠军、亚军和季军,并颁发一定数量的奖金。

(五)相关费用

本赛事无需缴纳报名费。决赛团队需缴纳会务费,具体详见决赛通知。

三、赛事内容

本次赛事主要考察研究生的志愿服务技能,不包含志愿服务管理。赛事设定的三个组别都需要考核研究生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实践技能和分析、研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赛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知识测试、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三个环节。

(一)志愿服务知识测试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一定数量有关志愿服务和乡村振兴知识的题目。题目从联盟成员单位和从事志愿服务的相关专家中征集,组成志愿服务知识测试题库。竞赛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时长40分钟,满分100分。该项成绩为参赛团队成员平均成绩,占参赛团队总成绩的20%。

(二)志愿服务工作展示

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包括VCR视频播放、PPT汇报和现场评委提问三部分。参赛团队设计并制作VCR视频和汇报PPT,VCR视频主要展示团队志愿服务的精彩视频和典型案例(时间不超过3分钟),PPT主要展示团队志愿服务的总体情况(时间不超过7分钟),包括活动概况、活动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已有成效等方面。比赛当日根据抽签顺序进行展示,参赛团队首先播放VCR视频,再进行PPT汇报,最后是专家提问(时间不超过3分钟)。该项成绩占参赛队伍总成绩的50%。

(三)志愿服务案例分析

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后直接进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参赛团队现场抽取相关题目,围绕案例中的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和分析,准备时间和回答时间总计不超过6分钟。现场评委根据参赛团队答题情况进行评分。该项成绩占参赛团队总成绩的30%。

四、奖励及资助

(一)大赛组委会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决赛一、二、三等奖及巅峰对决赛全国冠军、亚军和季军。大赛还将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单位,并颁发荣誉证书。具体奖项设置及奖金等详见后续大赛官网通知。

(二)校内奖励

1.学校将对获得以上奖项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一般情况下,竞赛奖励按照获奖之时学校执行的研究生竞赛奖励标准发放,获奖时间以竞赛获奖证书日期为准。同一参赛队伍所获奖励以该队所获得的最高奖励为准,不重复奖励。

2.在决赛中需要出差外地参加竞赛时,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安排,研究生院将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金额以正规票据为准),出差标准参照财务处出差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3.在全国决赛中获奖的研究生,在参评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项评审时,其获奖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竞赛级别认定。在华北赛区中获奖的研究生,在参评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项评审时,其获奖竞赛级别按省部级竞赛级别认定。

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广大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组队参赛,报名以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为归口管理单位。以上通知内容解释权归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2025年6月9日


相关附件:
  • 附件1:参赛团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工作简况表.docx
  • 附件2:学院需提交的材料.docx
  • 附件3:志愿服务知识测试大纲及参考资料.rar
  • 附件4:志愿服务工作展示评分细则.docx
  • 附件5:志愿服务案例分析评分细则.docx
  •  
     

    版权所有: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我们
    河西校区: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邮编:300222 滨海校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邮编:300457
    网站设计与技术支持:天津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